——记淮安市淮安区政协副主席王金宽、民革淮安市淮安区总支主委王金宽
编者按:
他1977年7月被下放农场,1978年9月考上大学,1981年7月被分配到淮安县植保站工作,历任植保站技术员、副站长,席桥乡副乡长,城东乡副乡长,区政协经科委副主任、主任,区农委副主任,监察局副局长,农机局局长等职,他与农业打了几十年交道,是地头田间的"一把好手";他1991年4月加入民革,先后任民革淮安市淮安区总支主委,淮安区政协常委,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淮安区政协副主席等职,参政议政工作做了几十年,被采纳的好建议"一箩筐";他视野开阔、作风正派,多年来一直用"人民公仆"严格要求自身;他热心党务、思路开阔,一直用他的热情影响着民革淮安区总支的每个党员。他有强烈的责任感搞好本职工作,为全区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就是我们民革的好党员——王金宽。
一、立足基层一线,以农业发展为突破口推动全局发展。
他以市场经济规律推动农业发展,以农民增收为第一要务,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针对不同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有效地为基层农民的节本增收工作做出了贡献。1981年7月,王金宽到淮安县农业局植保站做技术员,后又担任植保站副站长,在基层一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他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多年从事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八十年代初期农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是一个农业生产上应用的新技术,他从试验、示范做起,为推广化学除草技术在当地的应用作出积极的贡献,多次获得上级机关的科技成果奖。
1991年2月,王金宽同志调任席桥乡副乡长。隔行如隔山,从农业专业技术推广转向基层行政工作,他面临着很多困难,但他并不气馁,而是干中学,学中干,虚心向老同志们学习农村工作经验,迅速地适应了基层工作。同时,王金宽同志发挥自己从事农技工作数十年的技术、经验优势,与农技站同志商量引进了"武育粳3号",随后,该品种在全市范围内大面积推广,使当地的水稻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被淮安市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
二、推广农业机械,以农机化发展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2009年3月,王金宽同志调任淮安区农机局任局长一职。始终把农机化综合目标作为工作第一要务,以推广培训为重点,狠抓农机安全监理,大力发展并扶持淮安区各类农机合作组织建设,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任职初期,他紧抓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这个重点,突破多年来的发展瓶颈,针对全区水稻机械化生产情况,多次到乡镇进行调研,广泛征求农民、机手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借鉴周边县区的经验教训,积极争取政府领导对这项工作的支持,为淮安区创建省级"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通过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已通过了省级验收。他担任淮安区农机局长工作期间,还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累计争取7722.38万元,带动农民投入资金约18018.89万元。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淮安区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热心民革党务,以参政议政为突破口推动民革事业更上一层楼。
1991年11月,王金宽同志成为一名民革党员。他深深感到肩头的责任:自己的一言一行将代表着民革的形象,周围也会有很多人关注着他,因此绝不可以放松对自已的思想改造,绝不可以做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的探照灯,要始终牢记自己担负的职责,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摆正位置,找准坐标,用民革党员的标准衡量自己的一辈子,永远当好人民的公仆。
2002年起,王金宽被推选为民革淮安区组织的负责人。10年来,无论本职工作有多忙,他都想方设法妥善安排民革工作,同大家一起商讨调研课题,制订调研计划,列出调研时间表,联系有关部门,带头参加调研。近年来,民革围绕城市建设、工业、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合理建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支在区政协全会上的大会发言和提案的质量不断提高。在他的带动下,淮安区总支多次被民革省委、民革市委表彰为先进支部。王金宽同志也获评"民革中央全国基层工作先进个人"、"民革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四、积极服务大局,推动政治协商工作开展。
2004年3月,王金宽同志来到淮安区(时称楚州区)政协经科委,正式开始他的政协生涯。许多人认为在政协工作是个"闲差",在区政协经科委工作的几年,王金宽同志从未闲过:他定期联络走访政协委员,通过联络走访,更好地关心支持委员;适时召开专委会主任、工作组长会议,协商工作,落实议题,明确责任,提高委员参加政协活动的自觉性与创造性;按照区委干部理论学习制度要求,将理论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借督办重点提案的契机,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专项视察,深入了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他的努力下,淮安区政协经科委的工作走上了新的台阶,为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今年7月,王金宽踏上淮安区政协专职副主席这一新的台阶,我们相信,凭着他这股子钻劲,路会越走越宽,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就在眼前。